首頁 > 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6-04-27
硝酸甘油是不少人隨身攜帶的“救命藥”,但這個“救命藥”卻有可能在某些病人身上發揮不了作用;心梗病人支架手術后長期服用的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可有些人吃了就是無效。類似的藥物治療個體化差異,有可能是因為基因的差異。
中研網訊:
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未必能救命吃藥前先查基因
硝酸甘油是不少人隨身攜帶的“救命藥”,但這個“救命藥”卻有可能在某些病人身上發揮不了作用;心梗病人支架手術后長期服用的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可有些人吃了就是無效。類似的藥物治療個體化差異,有可能是因為基因的差異。
基因檢測,聽起來既神秘又“高大上”,但其實這樣高精尖的檢查項目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藥物基因檢測只需抽幾毫升的血,做一次就能讓患者獲益終身,這種檢測可以避免用藥的盲目性和大量的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徐邦牢教授說。
基因決定硝酸甘油能不能救命
很多人每天都在吃藥,可吃進身體的藥到底有沒有效卻因人而異,這當中,基因往往起了決定作用。今年65歲的王先生在接受了心臟支架手術后開始服用一種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如氯吡格雷),目的是預防復發。然而在支架術后的4年間,他卻多次發生血管狹窄和血栓等不良事件,不得不更換了五次支架。后來經檢測發現,這原來與王先生的基因有關。這種基因使得此類藥物在他體內的活性低,難以起效,所以必須改用另一種藥物才能預防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
還有廣為人知的“救命藥”硝酸甘油,藥效的發揮也與人體內一種名為ALDH2的基因有關?!癆LDH2基因一種代謝酶,其活性因人而異,活性低的話,硝酸甘油的藥效就很難發揮。如果他們真的把硝酸甘油當作救命藥,很可能會誤了大事?!睆V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徐邦牢教授提醒。